团队所承担中海油“十四五”重大科技项目外委课题等项目检查交流会顺利召开

芳菲四月,万物竞发。2025年4月3日下午,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研究设计院工艺总师张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油工艺首席工程师衣华磊、水工艺首席工程师陈子婧、工艺资深工程师静玉晓、轮机资深工程师尚超以及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静设备首席工程师唐建华等一行来校进行技术交流检查。学校副校长暨团队首席陈家庆教授、刘美丽教授、姬宜朋副教授、孔令真讲师、石熠讲师、丁国栋博士后以及部分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

陈家庆教授首先对时隔一年有余再次来校或首次来校的中海油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回顾了此前中国海油批准建设“海洋油气工程技术与智能化重点实验室”并依托学校建设“高效分离工艺技术研究与测试分中心”、学校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装备技术公司多相流分离技术研究及试验测试技术服务专有协议”等重要事项。

image.png

接下来,陈家庆教授分别从课题背景内容及节点、已完成工作及阶段成果、考核指标及已完成情况、未来工作计划及其安排等四个方面对团队目前正承担的“油气水高效分离装置内件设计研究”课题进展应情况进行了系统汇报,重点介绍了级联管式气液分离器、单体大处理量旋流预分水器、紧凑型电场强化油水分离器、紧凑型立式气旋浮设备的室内研究和样机定型情况。“油气水高效分离装置内件设计研究”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十四五”重大科技项目“海洋工程领域重大技术装备及工具国产化”课题“海上油气田生产关键设备技术研究及国产化”子课题“油气水高效分离关键技术研究”的外委课题,项目经费395.8万元。来访嘉宾就相关感兴趣的技术细节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并对项目的下一步工作计划安排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张明工艺总师和唐建华首席工程师一致认为,旋流预分水器的单体处理量已经从“十三五”期间的10立方/小时提升到当前的20立方/小时,具有压力损失低、结构紧凑、抗污堵能力强等优点,值得在油井采出液预分水、油田采出水预除油等场合尽快推广使用。

image.png

接下来,团队成员丁国栋博士后、孔令真讲师等对中国海油海洋油气工程技术与智能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前瞻基础课题“高性能管式射流溶气微气泡发生技术研究”、“并联分离器偏流抑制及流量分配研究”等进行了实施方案汇报,与会专家就有关技术问题认真研讨,结合油田现场的现存问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团队年轻教师不由自主地感受到,来自工程一线的实际问题同样可以蕴含着高深的学术机理,通过室内理论或实验重复再现一些多相流动障碍问题并设法加以有效解决,就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的生动诠释。

image.png

在技术交流环节结束后,陈家庆教授等陪同来访嘉宾参观了环保多相流高效分离技术与设备研究团队的实验室,对本团队自主研发的轴向导叶静态水力旋流器、射流溶气管式微细气泡发生器等单元设备以及Turbsi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三甘醇雾化液滴在线带压颗粒度测试仪等测试评价设备进行了介绍,对级联管式气液分离器工作情况进行了动态展示。

image.png

谁言四月芳菲尽,萱草葵花觉昨非。此次中海油“十四五”重大科技项目外委课题等项目检查交流会的顺利召开,开启了子课题“油气水高效分离关键技术研究”相关工程样机在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调试认证后进行文昌油田群“海洋石油116”号FPSO现场测试的新阶段,同时加深了团队成员与中海油研究总院工程研究设计院、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骨干成员的认识了解,有助于双方在多个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

 

(图/文:王余豪、吴比)